磷脂应用-技术日志-苏州微流纳米生物技术

浙江微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Zhejiang Will Nano Biotechnology Co., Ltd.
咨询热线: 13020218906  邮箱: willnanobio@163.com
资讯动态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日志

磷脂应用

作者: 日期:2025-02-25 点击:381
一键分享

文章首页

图一 文章首页

1. 微乳

微乳是一种热力学稳定、透明且均匀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现稳定化。卵磷脂作为一种高效的两亲性物质,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备受关注。当短链醇(如乙醇或丙醇)加入体系时,卵磷脂能够促进水相与油相的均匀混合。低浓度的酒精有利于形成富含油相的微乳液(即水滴分散在油中),而高浓度的酒精则有利于形成富含水相的微乳液(即油滴分散在水中)。

卵磷脂分子在水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溶解度较低,表现出轻微的亲脂性,这使得其难以自发形成具有零平均曲率的稳定脂质层。然而,通过调整HLB值可以优化这一过程:(i) 降低极性溶剂的亲水性,例如通过添加短链醇;(ii) 提高非极性溶剂的亲脂性;(iii) 增强脂质的亲水性。共溶剂的引入会改变脂质层的曲率,从而促进微乳液的形成。三元相图可用于确定形成微乳液所需的最优卵磷脂含量。该图的不同区域对应于不同的结构组合,如微乳液、液晶或凝胶。

三元相图

图二 三元相图

2. 有机凝胶和水凝胶

    卵磷脂制剂的黏度可通过制备有机凝胶或水凝胶来提高。当加入有机溶剂(例如棕榈酸异丙酯、十四酸乙酯、乙二醇、环戊烷、正戊烷、三丙胺或天然油脂)时,所形成的凝胶称为有机凝胶;而当溶剂为水时,形成的凝胶则称为水凝胶。有机凝胶本质上是透明的各向同性粘弹性物质。当磷脂酰胆碱含量大于95%时,就会形成凝胶。

卵磷脂的纯度对于凝胶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含脂肪和水分的卵磷脂适合用于凝胶的形成。当向卵磷脂有机溶剂溶液中加入水时,就会发生凝胶化过程。水分子与极性头部结合,在卵磷脂分子之间形成桥接,从而形成线性网络。进一步加入水会导致形成蠕虫状圆柱形胶束,这些胶束相互缠绕形成三维凝胶状结构。

这些凝胶具有多种优势,例如能溶解各种分子(亲水性和亲脂性)、由于外部环境为非水环境而具有抗微生物性、热稳定性以及粘弹性。这些凝胶因其增强渗透性、封闭性、不油腻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皮肤给药方面已得到应用。含普朗尼克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卵磷脂有机凝胶被用于水飞蓟素的局部给药,以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发现,最佳油相与水相的比例为 20:80%。研究显示,凝胶的粘度取决于卵磷脂的浓度。经过 3 个月的观察,未发现相分离或药物含量变化,表明凝胶具有稳定性。通过兔皮进行的皮肤渗透研究表明,在8小时内药物渗透率约为60%。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这种凝胶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因为观察到症状有所改善,这主要归因于凝胶的润肤作用。

水凝胶和有机凝胶形成的过程

图三 水凝胶和有机凝胶形成的过程

3. 胶束

卵磷脂被报道会与油相一起形成反胶束。在这种情况下,亲水性头部朝向内部,而亲脂性尾部朝向非水溶液的外部。向这种相中添加极性分子会降低亲水性聚磷脂酰胆碱(CPP)。由此产生的曲率促使形成反向蠕虫状结构。极性分子通过氢键与卵磷脂的磷酸基团结合。这增加了相邻极性头部基团之间的间隙。从球形到圆柱形蠕虫状结构的转变发生。

所研究的不同极性分子包括水、聚甘油脂肪酸单酯、胆盐、多价羧酸和D-核糖。用水/ D-核糖/四甘油/卵磷脂和异丙基肉豆蔻酸酯(油)制成的睾酮反蠕虫状胶束用于透皮应用,与对照(睾酮溶解在异丙基肉豆蔻酸酯中)相比,在无毛小鼠中的渗透率提高了2倍。卵磷脂还被报道能稳定由两亲性聚合物形成的胶束系统。曾对使用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作为聚合物的这种系统用于多西他赛的输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尺寸小于200纳米的系统包封效率和载药量分别超过90%6%。观察到缓慢的逐渐释放现象持续超过 24 小时。在肿瘤部位发现有更高量的药物积累。

4. 脂质体

含有两个脂肪酸侧链的磷脂在分散于水中时会组装成同心的双层结构,其内部有一个封闭的水相部分。疏水性药物能够被包裹在脂质双层中,亲水性药物则存在于水相部分,而两亲性药物则位于脂质双层与水相区域的界面处。

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们有助于提高药物溶解度,改善体内药物稳定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药物循环半衰期),延长药物释放速率,增强皮肤保湿,改善皮肤保留和向深层皮肤层的渗透,并减少副作用。脂质体的双层结构类似于细胞膜中的双层结构。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无毒性的。脂质体被摄取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种:(1)由于与细胞表面成分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简单吸附;(2)内吞作用;(3)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随后释放其内容物;(4)脂质体双层成分与细胞膜成分的交换。

磷脂的性质会影响脂质体的特性。脂肪酸侧链的长度可能会影响疏水腔的体积。含酯键和酰胺键的脂质体比含醚键的脂质体具有更高的生物降解性和更低的毒性SMPC双层具有不同的性质。SM能够形成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与PC相比,SM与胆固醇的相互作用更强,因为饱和脂肪酸链能够与甾醇形成更强的键。因此,含SM的胆固醇双层具有高压缩性和低水渗透性。

基于递送途径选择磷脂种类

图四 基于递送途径选择磷脂种类



高压微射流均质机

高压微射流均质机

 

ZB 20250225